為防止犯罪必須加強公民教育
More civic education needed to prevent crime – Editorial (Chinese translation)
澳門郵報社論
本澳司法警察局(下簡稱司警)上週偵破一宗大規模盜用信用卡騙案,案中共有31名本地嫌犯,其中包括13名大學生和2名中學生。這宗案件不僅令人震驚,更令人為之擔憂。
當筆者編輯這宗關於我城最新的有組織欺詐案件的新聞稿時,感到非常驚訝。大學生怎可能涉嫌參與大規模騙案?難道沒人教導他們是非對錯嗎?
教育年輕人懸斷是非之責應始於家庭,但亦必須輔以學校的公民教育課程。學校應教育學生奉公守法、盡忠愛國,而教育的目的應是令學生對生活上的犯罪嗤之以鼻。依筆者愚見,公民教育一直是澳門學校體系的致命傷。考慮到犯罪的社會代價巨大,筆者認為從小學開始公民教育課程能使人們得到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一般而言,不論是真正的犯罪,還是犯罪小說的情節,公民對「犯罪」都有一定遐想,或許是因為「邪惡」總是令許多人著迷。
舉例來說,筆者是偵探小說的狂熱讀者,例如添莫菲・哈利南(Timothy Hallinan),一系列背景設定在曼谷的懸疑驚悚小說(A Poke Rafferty Thriller)。
自19世紀適合大眾市場的報紙問世以來,犯罪報導一直是媒體的主要報導內容之一。早在1980年代初期,當我筆者是一名媒體新人時,一位在香港炙手可熱的編輯告訴我,讀者最終只對會報導文學的「 3 B」感興趣:即有關年輕貌美者(babes)、嬰兒(babies)和壞人(baddies)的故事。筆者承認,他的說法中的確有可取之處,但這樣可以被解讀為有性別歧視含意的說法,必定會備受反對,而這種說法在這個需要「政治正確」的時代亦略嫌過時。
澳門社會在90年代深受黑社會暴力影響,得到「東方芝加哥」的蔑稱亦毫不奇怪。澳門的社會狀況引起了全球媒體的濃厚興趣,更令人忽略了其他重要事項 —— 例如我城將準備從葡萄牙殖民地回歸到中央政府的懷抱。
有賴於各種正面因素影響,例如執法水平提高、本地治安部隊紀律加強,澳門的暴力犯罪可能已降至全球最低之一。警察幾乎根治了會嚴重損害本澳形象的刑事暴力,他們的成功值得人們鼓掌。
無恥與輕率
令人擔憂的是,近年來發生了一系列本地欺詐案,其中許多涉及互聯網、房地產交易和賭場貴賓室賬戶。罪魁禍首當然是欺詐者令人髮指的無恥行為,但大多數受害者輕信他人亦令行騙者更易得逞。出於某些奇怪的原因,一些本地婦女似乎對偽裝成「美國石油工程師」、或各種類專業人士的網上騙子沒有任何抵抗力。即使她們從未見過自己想像中的情人,也甘心把數量可觀的款項匯給他們。當然,為了性別平等,筆者必須補充的是一些本地的男性網民也容易成為所謂「甜心派」,成為偽裝成年輕女性的網絡騙徒的獵物。
受惠於澳門保安部隊不斷擴大,「全澳城市電子監察系統」系統,俗稱「天眼」的使用,使澳門警方已達到高水平的破案率。儘管一些居民對私隱問題表示擔憂,但筆者認為,澳門作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確有需要「天眼」的協助。外國媒體同業告訴筆者,倫敦和摩納哥等其他國際旅遊都會,也廣泛建立類似「天眼系統」的閉路電視監察系統。
如同個人健康一樣 —— 預防勝於治療;在公共安全方面亦然,因為這樣的設定不但成本更低、而「副作用」亦更少。
筆者認為,公民教育課程 —— 或許是融入愛國主義教育課程之中 ——必須「質」、「量」並重,因為這是向年輕人教授是非黑白的正確方法,令他們明白不法行為所得的不是利益而是法律的制裁。
夏禮賢
#公民教育 #愛國教育 #年輕人 #詐騙罪 #天眼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