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格蘭披治與雜亂無章的東望洋賽事

2020-11-24 03:34
BY admin
Comment:0
N.B. This is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yesterday’s editorial

連番意外但沒有傷亡的「縮減版」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在剛過去的週末舉行,展現了澳門對新冠肺炎疫情適應能力。

幸好相比其他賽事(尤其是混亂的東望洋大賽),昨天首次在東望洋跑道亮相的四級方程式賽事(Formula 4)順利完賽,而本地車手梁瀚昭(Charles Leong Hon Chio)和鄭穎聰(Andy Chang Wing Chung)囊括賽事的冠亞軍,向他們致敬!梁瀚昭是繼1954年的卡華奴(Eduardo de Carvalho)和2000年的高度(André Couto)之後,成為第三位澳門格披治大賽車冠軍。

然而,四級方程式冠軍只是國家或區域冠軍,三級方程式的得獎者卻是世界冠軍。根據國際汽聯(FIA)的說法:「國際汽聯四級方程式賽事於2014年面世,目的為世界各地的年輕賽車手提供從小型賽車邁向單座賽車世界的第一步」,旨在成為小型賽車(Kart)與三級方程式之間,全球公認的一項賽事。

因為國際旅遊禁令和檢疫規定使許多國外車手無法來澳參加比賽,大會取消了三級方程式賽事(自1983年以來在澳門舉行)和格蘭披治電單車賽(自1967年以來在澳門舉辦),忠實的車迷難免大失所望。第67屆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組委會更表示,只要嚴格遵守防疫規範,體育賽事依然可以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照常進行。

毫無疑問,三級方程式、格蘭披治電單車賽以及東望洋大賽已發展成為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標誌性比賽,大家只能希望接種疫苗能及時結束新型冠狀病毒的影響,以便明年能重返賽場、回復到正常模式。作為世界唯一能同時舉行房車賽和電單車賽的街道賽場地是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其中的「賣點」。

我在八十年代中開始報導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時已經留意到三級方程式賽事是為年輕的新車手而設的練習場。這些車手獲勝後會在一級方程式或其他「更高挑戰性」的比賽中競逐,因此通常不會重返東望洋跑道。賽事的其中目的是澳門能夠為賽車界培育出更多的後起之秀,例如:冼拿(Ayrton Senna)、米高・舒麥加(Michael Schumacher)和他的弟弟拉夫・舒麥加(Ralf Schumacher)、古爾明(Maurício Gugelmin)以及大衛・戈特(David Coulthard),以上數例足可引證澳門大賽車的意義。

所以我認為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獲勝者不應再參與同一種賽事(當然他們可以參與其它種類的比賽),獲勝者應該給其它車手贏得澳門冠軍的機會。例如,如果全球疫情可以受控,梁瀚昭可以參加明年的澳門格蘭披治三級方程式大賽,能想像到他會奪冠。澳門三級方程式獲勝者越多,澳門作為賽車運動的聲譽、以及作為體育旅遊勝地的形象更具魅力。這亦是為什麼澳門居民願意忍受賽事帶來的噪音(每天早上都被吵醒)和隨之而來交通擁堵 。

過去的三十年,我在海外旅行時遇到了很多從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認識「澳門」的人,尤其是三級方程式賽事和格蘭披治電單車賽,而不是因為「賭場」。我相信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是澳門最歷久彌新的旅遊「特點」之一,因此它必須保持全球性的特質,迎接世界各地的車手來澳競逐殊榮。區域性的賽事,例如大灣區GT盃(Greater Bay Area GT Cup)是一個受歡迎的補充,但其全球影響力是有限的。

英國名將侯夫(Rob Huff)昨天嘗試在東望洋跑道上第十次奪標,顯然他為了輕鬆奪冠而過份投入,因而被賽會裁定造成了一宗「可避免的車禍」,最終鎩羽而歸,在26名賽手中排名第23。其他一些輔助性的比賽也顯得混亂。也許,下一次大賽車組委會應更仔細審查賽車手的申請⋯⋯

賽事的安全車無疑是今年澳門格蘭披治大賽車的英雄之一。

—夏禮賢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